室内环境质量影响因素与公众意识
室内环境,又叫微气候环境。如何评价室内环境质量的好坏?客观上是衡量室内环境的各项指标,大体包含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放射性指标。主观上是指人们对室内环境的感受与耐受程度,这个主要依靠调查问卷的形式出现。优质室内环境的三个特征:1、感觉舒适、无害健康—室内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2、主观感受是喜欢接受或是很满意3、工作高效、清新享受是优质室内环境的必备功能。
出现室内环境质量恶劣的原因:
1、建筑物本身
建筑选址;建筑结构更加紧凑;建筑材料种类多,质量良莠不齐;这些因素都会引起室内环境质量不合格或下降。而目前建筑物在设计时更多的是考虑如何人为干预,比如设立中央空调,解决了室内新风问题、温度调节问题,然而又出现了空调管理不善的问题。玻璃幕墙的使用体现了节能,却又带来了光污染。2003年发生的”非典”疾病肆虐、传播之快就与中央空调这个污染传播途径紧密相关。室内严重的放射性氡污染就跟建筑选址有很大关系。
2、室外引入
大部分人对pM2.5不陌生,对颗粒物,对氮氧化物,对碳氢化合物,对气溶胶等因素可能了解认识的就不多。全国各地出现雾霾天气是在前几年开始陆续出现的,这两年波及到了很多省市。以上这些污染来源主要包括3个方面:燃料燃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当然以上污染现象又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特点,在此不做阐述。
3、室内增加
装修装饰材料种类繁多,市场监管不到位,公众对产品质量判断不清楚,一味追求奢华高档装修。这个方面从污染源本身来讲我认为与目前国家的经济水平发展程度有关,企业是随行就市,消费者购买我的高端环保产品毕竟少,我要批量生产迎合消费者买得起的产品,大量产品就这样涌入市场被使用到千家万户。当然不能说市场上的产品是不合格产品,大部分都是能满足国家的产品相关限值标准的,只是说国内对材料的有害物质指标限量标准值本身就偏高。另外就是污染源使用量大造成的叠加作用;污染源种类多而杂;污染物释放无规律;部分污染物释放周期长。
4、室内生活生产活动
室内吸烟造成的污染大家都知道;室内油烟污染;大量使用清洁剂、杀虫剂、清新剂、消毒剂、化妆品却不清楚用法及注意事项。目前市场上有的这些日常生活用品当然都能用,但如何使用,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比如说清洁剂里面会含有表面活性剂成分,用时要做好手部防护;杀虫剂会含有菊酯类成分,使用时做好手、鼻、眼、身体防护;清新剂在任何时候最好不用,因为里面含有挥发性有机物,危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头晕、头疼;消毒剂的成分也有很多,诸如醛类、乙醇类、过氧乙酸类、次氯酸类,这些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说明使用,当然你也得知道产品使用时不能混用,比如含酸类清洁剂不能与次氯酸类消毒液混用,因为其反应产生的氯气、氯化氢气体会致命。
5、人体自身
人体的皮屑、代谢产物以及呼出的大量二氧化碳;另外当人体出现衰老、疾病等情况时,自身由于代谢活动也能够产生诸多气态污染物。所以说不难解释医院病房为什么出现人体嗅觉闻到的气味,老年人住所也会出现异味的现象了。
关于室内环境质量,目前公民意识形态:
维权意识:
大部分消费者没有维权意识或缺少维权渠道。比如买了一个气味比较大的皮革沙发,结果呢?“没事,放一放就好了。”买家说,结果过了2个月了,怎么还有味呢?“太阳晒晒就好了。”,结果呢?放了半年还是有味,不过自己也适应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这样了。另外有些室内儿童游乐场所正在装修时就开始营业了,大部分家长没有意识到潜在危害,所以也不会选择投诉或不知道找哪一个机构报告情况。
消费意识:
大部分公众选择产品时是感性的,买回来后跟朋友和家人炫耀,导购说这个是大品牌,销量全国遥遥领先,市场占有量都是前几名,所有用过的客户都说好。真的吗?不见得,买东西前不备好功课,花钱不说也买不回好东西。还有些客户追求感观视觉的东西,这个好看,那个大气,追求高档豪华是跟风攀比的表现形式。还有部分公众经济上不是很富裕,那干脆就草草应付,更加不慎重,这个便宜嘛,就这个了。为什么无照作坊式工厂会有存在的可能啊,因为存在买卖,所以就有伤害。
认知意识:
室内装修完成后很快入住。如果有人说你再等上一段时间再入住,他会说,“没事,我买几盆花就好了。”,“关于这块,我觉得没事,你看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住过新装过的房子不都过来了吗?”,还有一些公众说我用的装修材料好,买的家具都是市场上比较贵的,应该没问题,但对于污染物的累积作用是与污染源的量和空间有关系的。关于认知意识我也与新疆环保厅宣教中心联系过,希望其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宣传这方面的知识。
事后意识:“去医院看看吧”;“后悔了,当时怎么就没想到呢?”;“之前想到了咋样也不能在里面待,咋样也不会买这么多东西。”。
总结:室内环境对人体的作用一般是长期的、慢性的(当然也有短期的),不易在较短时间内明显表现出来,一些环境因素又常同时综合作用于人体。因此,它与居民健康的关系是复杂的。良好的室内环境可提高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反之,低劣的室内环境对人形成一种恶性刺激,使居民健康水平下降。